2008年4月18日 星期五

餐飲創意美學參訪---台北故宮!














雖然我們學校就在故宮旁邊,但也好久沒到故宮走走了,回想起上一次的參觀大概是去年四五月時,大英博物館的特別展了吧!暌違了一年多,這次因為課程校外參訪的緣分,又再次踏進了寶物雲集的台北故宮,來體驗中華文化的奧妙精髓。

這次的參觀,不同於以前的個人行程,由於是老師出面與故宮洽談,有專業的導覽人員全程解說,而且還是免費的參觀呢,到了故宮同學們集合後,工作人員發給我們每人一副的導覽耳機,讓我們可以方便聆聽導覽的解說,真是感謝老師的安排與故宮的用心。

這次參觀的是導覽大廳的八千年歷史長河文物,從宋代的文物開始介紹,導覽人員說聽說我們是餐管系的,所以今天的介紹她會著重在餐飲的相關器皿上,幫我們作個深入的介紹。

宋代是個重文不重武的社會,由於當時文化教育普及,朝廷重禮復古,所以器皿上藝術設計上充滿著文人的生活氣息風格,他們不緊緊講究文房用具,連日常用的器皿也蘊藏文雅氣質,強調簡單自然而不過度雕琢,但是要帶有雅致與美感,這些種種在在流露出典雅的宋代文人品味,在儒學盛行的影響下,追根究柢的理學精神也投射在藝術表現上,宋代藝術家們從大自然中擷取創作的靈感,體現對大自然的禮讚。

宋代人講究單色釉,導覽人員最為推薦的一項當代作品,為極品天青釉的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,作品的色澤有如天空下雨後沒有白雲的青色,最美的部分是整個碗邊緣的花瓣紋造型,這件作品更充分表達宋代講究自然,不強求完美的自然簡約主義。

接下來參觀明代的文物,相較於剛剛看完質樸素雅的宋代,明代藝術呈現活潑而多變的特色,由於明代是遊牧名族,所以器皿的要求都是比較大的SIZE,而且他們的瓷器技術也比宋代進步,這個時候已經可以控制,瓷器作品上的開片紋路的出現與否,宋朝是用南北宋,或是什麼窯出產的方式來區分瓷器,而明代則是用皇帝的名號來作分辨,明代瓷器上的龍看起來很有精神,流行彩釉以青花加彩,又有分兩種,一種是釉下彩(青花,是將圖形的外圍輪廓圈起來,用高溫),另一種是釉上彩(多色釉,是指圖形輪廓內的細部彩繪,用低溫),如果將兩種技術合起來使用的話稱為鬥彩,此一時期的社會更為開放多元,生活富裕,博古與雅好收藏的風氣大興,也促成了民間藝術的蓬勃發展。

明代時,永樂皇帝派鄭和下西洋,帶動了貿易交流,當時的器具也受到跟西亞(土耳其等回教伊斯蘭教文化)交流的影響,上面除了圖形外還印有阿拉伯文,我們看到其中一項作品上面就印有阿拉伯文,他的中文意是「真主保佑國家」。

最後參觀的是清代的部分,這個時期由於海運發達,加上西方傳教士推動了中西文化的交流,最精彩的藝術作品在於象牙雕刻手工藝品,工匠的手藝已經可以達到簍空雕刻,我們參觀到一個作品是用象牙做成的手提籃,用象牙做成的邊絲技術真是令人嘆為觀止,除了細部的做工,工匠也將象牙搭配上彩繪增加作品的繽紛度。

至於瓷器的部分,看到了雍正皇帝要送給後宮繽妃們的小磁杯,厚度都超薄的,製作得過程要經過120℃的燒窯,充分展現出當時內庭作坊的巧藝,當時的瓷器圖案設計好後都要經由雍正皇帝親自確認,通過雍正的認可後才進行製作,由於雍正這樣的講究,在位13年就過勞死駕崩了(老闆還是小事別管太多才能活的久啊!),但也多虧皇帝的講究要求,現在才能留下這麼多藝術創作給後代欣賞。

最後看完了民國時期,張大千的波墨彩繪作品廬山圖後,礙於故宮的休館時間到了,便結束了參訪的行程,雖然我們這堂課的名稱是創意美學,但很多的創新思考觀點可以從這些古物中,獲得一種新的詮釋與見解,藝術本身有一種循環性,觀察過去的中國歷史長河會發現,隨著當代的經濟、貿易、文藝興盛等狀況,這些種種都深深的影響到整體美學的發展,結束時導覽員跟我們說,未來的餐飲美學藝術就期待我們這群學子們,來注入新的生命力囉!實踐餐管加油…











(↑故宮網站的圖片...南宋 官窯 青瓷簋...)












(↑故宮網站的圖片...北宋 汝窯 青瓷蓮花式溫碗...)

















(↑故宮網站的圖片...明 永樂 穿蓮龍紋天球瓶...)

















(↑進餐四甲與許老師in故宮合影...)













(↑日餐四甲與許老師in故宮合影...)

















(↑Ruth與許老師於故宮合影...感謝老師帶我們來參訪...)

詳情請見故宮網站http://www.npm.gov.tw/exh96/orientation/

沒有留言: